人上了年纪,最累心的也就是家庭里的事情,儿女们生活得好不好,工作好不好,自己怎样生活才好?等等一系列,大多自己无法去左右的问题。
每一个老人都希望,在自己晚年的时候,能够家庭和睦,平安顺利,哪怕自己做出一些牺牲,只要孩子们能够心情舒畅,都会是毫不犹豫的。
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,父母老人的健康快乐同样也是最挂念,最不能放心的事情。“儿行千里母担忧。”而漂泊在外的游子们,何尝不担心老人过得好不好呢?
院里70岁的尤大妈,在与老杨搭伴儿生活了3年后,深有体会地直言:其实无论自己怎么过,有两点才是孩子们真正想看到的。
讲述者:70岁的尤大妈
我有两女一儿,三个孩子,由于老头子走得早,为了把他们几个养大,那些年,我没少受累,吃苦头。好在孩子们还算争气,长大了没给我丢人,都挺有出息的。
孩子们都做着为百姓服务的工作,平日里很忙,一年到头也不知道哪天能歇一歇。我虽然老了,但腿脚还可以活动,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,所以就始终一个人过日子。
咱心里明白,孩子们都孝顺,尽管不能常回来看我,不过有了空闲就打电话,去年还教会了我用手机视频通话聊天。儿子离家远,也最放心不下我,每次说起话来都没完没了,几十岁的大男人了还和小时候一样。
为了让他们都能安心工作,我平常都是报喜不报忧,有个小事小情的一般不会告诉他们,自己能解决的或者请别人能干的,从未想过去麻烦他们。
血脉相通,亲情相连。哪家的父母不疼孩子,哪家在外的孩子又不想念爹娘呢?只是有时候身不由己罢了。
说起孝顺、挂念,在孩子心里,主要有两件事:一是我的身体好不好,二是日子过得好不好,有没有什么困难。
其实,我的身体一直不好,浑身的毛病,话说回来,到了这个年纪,又有几个人身体能特别好的呢?能吃能喝能自理,不给孩子们添乱,就已经算不错了。
特别庆幸的是,在这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岁数,我竟然还有了一段快乐的黄昏恋。当初为了孩子们,独自熬了几十年,我早就想清楚了,自己该做的都做了,不能再苦自己了。
老杨是我原来的老同事,人老实巴交的,心挺细,与我这稀里糊涂、马大哈的脾气,倒是能够互补。
我俩不光是老同事,还是多年的老邻居,互相之间太熟悉了。也正因为如此,有点灯下黑的意思,尽管都单了好多年,可谁也没说过要搭伙过日子的事,我甚至从未往这方面考虑过。
有一次,我犯了老毛病,躺在床上动不了,自己不想打搅孩子们,可没人伺候饭都吃不上呀。老杨便责无旁贷地照顾了我好几天。
这一下子让我颇有感触,两个老家伙为啥不能一起过呢?以前年轻,不需要别人帮忙,也怕别人嚼舌根子,现在都这么个岁数了,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?
我有话憋不住,直接就跑回去跟老杨商量。他倒是没意见,只是犹豫要不要告诉孩子们一声。我知道他考虑事情仔细,就没有阻拦,不过留了一句话,谁要不同意的话,谁就回来伺候他。
事后,我的儿女知道了我和老杨的事情,不仅很支持,还说早就有这个想法,但没人敢跟我提起。他们觉得这样挺好的,一方面我们不孤单了,另一方面他们也放心了不少。
转眼3年了,我俩过得挺开心,身体也挺壮实。许多单身的老姐妹见到我时,都会称赞说:“她尤大妈,你这气色真好,看来是越活越年轻了!”
我也会得意地说,这还不是“保姆”老杨的功劳吗?以前总认为一个人过自由自在,可年轻那会儿无所谓,老了才知道,还是有个伴儿在身边更踏实,更舒心。
几年下来,孩子们无论是回家,还是通电话,明显比以前放松多了,也很少像那时紧张兮兮地询问,最近身体好不好,生活得怎么样,有困难吗?
说到底,不管我单身还是搭伴儿过日子,孩子们最想看到的就是两点: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。
身体好不好,过得怎么样?这让所有善良、孝顺的孩子们无法释怀。梦想与追求,亲情与责任一起汇聚在他们身上,演绎着一路拼搏,一路不舍。
无论什么时候,健康与幸福才是真正的追逐,不只是老人们如此,每一人同样应该记得。